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

解籤參考之籤詩故事 - 其一


  • 豬哥過柿山
  • 唐太宗坐享太平
  • 唐天寶評花
  • 唐天子開科取士
  • 唐玄宗遊元宵
  • 唐寅、秋香打虎
  • 桃花女流勿太歲
  • 陶侃卜牛眠
  • 陶母截髮留賓
  • 陶三春掛帥
  • 陶倚治生
  • 陶淵明賞菊
  • 陶淵明三徑關門
  • 陶淵明辭官
  • 陶淵明歸隱躬耕
  • 陶淵明務農度晚節
  • 陶朱理財、陶朱公積儲
  • 提結過長者門
  • 天官大帝賜福
  • 地官赦罪
  • 水官解厄
  • 天隨子召拜拾遺
  • 王貢彈冠
  • 田氏紫荊再榮
  • 田氏紫荊再榮、田真、田真嘆荊
  • 銅銀買紙靴
  • 黃鐘毀弃,瓦釜雷鳴
  • 王安石小登科(雙喜臨門)
  • 王勃中狀元
  • 三藏初到西天拜佛
  • 唐三藏往西天取經、三藏取經
  • 唐三藏五行山收悟空
  • 唐三藏坐龜船過江
  • 唐三藏過火焰山
  • 三藏被紅孩兒燒
  • 唐三藏取經、唐僧取經
  • 唐三藏、唐僧玄奘取經、唐三藏西天取經、唐僧取經
  • 唐僧得道
豬哥過柿山
《西游記》第六十七回拯救駝羅禪性穩脫離穢污道心情
乍暖猶寒三月天,三藏、悟空、八戒和沙和尚師徒四人正加緊趕路,聽說穿過這片綠林,就有村莊了。突然一陣風過,下起雨來,斜風細雨,衣服都快濕透了,三藏暗暗叫苦,悟空抬頭暮見不遠山坳處,一縷炊烟裊裊,興沖沖地跑在最前面,想找民家避風雨。
走進莊門,疏疏落落幾處竹籬茅舍,烟雨中顯得格外安詳寧靜,悟空就近求得一戶李姓人家的同意,讓他們師徒四人暫住一宿。
主人家李太公,一聽他們是要到雷音寺取經的大唐和尚,不住地搖頭說:「去不得,去不得。」李太公朝他們打量一翻,又說:「說句不客氣,就憑你們四個人,我看莊後的柿山也過不了,更不用說到西天雷音寺了。」孫悟空搔頭抓背笑嘻嘻說:「老先生,可別嚇唬人,這柿山難道有吃人的妖怪不成?」
這時李太公才娓娓說出柿山的險惡。村莊西邊大約三十裏,就是柿山,唯一的通路叫稀柿同,山壁陡峭,山谷兩旁長滿了柿樹,每年夏天結果累累,秋天一到果熟蒂落,紅熟的柿子滿坑滿谷,經過秋霜寒露的浸泡,風吹日曬,柿子都腐爛發酵,經年累月越積越多,臭味沖天,稀柿同已經變成「稀屎同」。每到入秋,偶而西風乍起,村人還不住那股怪異的臭味,自古以來,從沒人敢從那裏經過,其實也走不過去。
孫悟空聽了,著實也爲師父擔心了一整夜,不過好歹也得走一趟。第二天,雨停天晴,三藏師徒辭別李太公。出了莊門沒多遠,就聞到陣陣臭氣令人作嘔,一行四人摀著鼻子,一步挨著一步走近了稀屎同,果然惡臭難聞,污穢不堪。放眼一看,哇!無邊無際,據李太公說:這條稀屎同,貫穿柿山,全長不下八百里。
孫悟空衆人無奈地站在那裏發楞,「悟空,你快想想辦法呀!」三藏催促著說。「捉山精、除鬼怪,是我的專長,面對這一大堆臭屎,最好…」悟空話才說到一半,八戒就搶著說:「是了!最好先回莊裏休息幾天再想想辦法。」三藏正色說:「悟能,不可胡說。且聽聽悟空的意見。」
悟空已經成竹在胸,說道:「八戒本事大得很,就讓他變成一隻大猪公,當開路先鋒,拱除這些污穢,師父騎在馬上,我和悟淨緊跟在後,這不就成了?」八戒一聽急得直跳脚,說:「師兄,你也真靈精,只會將這種臭差事往我身上推。」三藏一想,果然是好辦法,說:「悟能,這是讓你施展本事的好機會,完成任務功德無量。」八戒搖頭晃腦,洋洋得意,喊聲「變」!驀然身長數十倍,沖入稀屎同,拱出一條大路,引導衆人過了柿山。

唐太宗坐享太平
唐太宗李世民,是唐朝第二位皇帝,他的名字的意思是“濟世安民”。漢族,隴西成紀人,祖籍趙郡隆慶(今邢臺市隆堯縣),政治家、軍事家、書法家、詩人。即位爲帝后,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、努力學習文治天下,有個成語叫“兼聽則明偏信則暗”,就是說他的,他成功轉型爲中國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。唐太宗開創了歷史上的“貞觀之治”,經過主動消滅各地割據勢力,虛心納諫、在國內厲行節約、使百姓休養生息,終于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。爲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,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。
 “貞觀之治”是指中國唐太宗在位期間的清明政治。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廉能,知人善用;廣開言路,尊重生命,自我克制,虛心納諫,重用魏征等諍臣;幷采取了一些以農爲本,厲行節約,休養生息,文教復興,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,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;當時幷大力平定外患,幷尊重邊族風俗,穩固邊疆。太宗在經濟上特別關注農業生産,實行均田制與租庸調製,“去奢省費,輕徭薄賦”,使人民衣食有餘,安居樂業。在文化方面,則大力獎勵學術,組織文士大修諸經正義和史籍;在長安設國子監,鼓勵四方君長遣子弟到來留學。此外,太宗又屢次對外用兵,經略四方,平東突厥、定薛延陀、征高句麗、聯姻吐蕃、和高昌,使唐之國威遠播四方。太宗則被西北諸國尊爲“天可汗”,成爲當時東方世界的國際盟主。

唐天寶評花
唐朝天寶年間,太平盛世,唐玄宗李隆重基在位。當時,世人甚愛牡丹,以之喻意富貴吉祥。這支籤,是當時百花爭艶,牡丹被評爲百花之首的情景。有春風得意之好兆頭。

唐天子開科取士
唐玄宗天寶年間,史稱盛世,國富民豐,文物繁華,俗語曰:“花開富貴唐天寶也”。玄宗還重視文化,設科舉制度,選取天下人才治國。求得此籤者,有吉慶熱鬧之景象,凡事俱平穩無礙也。

唐玄宗遊元宵
元 宵張燈,據《太平御覽》所載,起源于漢朝祭祀太乙神。唐睿宗李旦在景雲二年(公元711年)正月十五日曾燃燈千盞,幷放寬宵禁,讓百姓觀燈。其子唐玄宗李 隆基時,每年元宵均要放燈。

唐寅、秋香打虎
唐伯虎點秋香是我國古代的一個歷史故事,發生在明朝。故事主角是才子唐伯虎,也就是唐寅。早在明代嘉靖或萬曆年間,嘉興人項元汴的筆記《蕉窗雜錄》上,就載有唐伯虎與秋香的故事。稍晚一些,周玄暐的《涇林雜記》一書關于唐伯虎與秋香的故事更爲詳細,基本上形成了“三笑”的雛形。而明朝末年,馮夢龍以《唐解元一笑姻緣》爲題,又將其編進了廣泛流傳的《警世通言》中。明末還有孟舜卿寫的《花前一笑》,單人月寫的《花舫緣》等雜劇,用舞臺演出的形式,更使其走進了千家萬戶。實際上,據《茶餘客話》和《耳談》等筆記記載,明代歷史上的確有件爲一個婢女而賣身爲奴的事,但這是一個名叫陳立超的書生,好事者把它附會到唐伯虎名下。另據史家考證,秋香是明朝成化年間南京妓女,名叫林奴兒,她的年紀比唐伯虎足足大20歲。而華太師是無錫人,要比唐伯虎小27歲。因而,唐伯虎是與“三笑”姻緣無緣的。
有的戲曲將唐伯虎描寫成有八九個老婆還不滿足的色迷、淫棍、流氓、文痞,調戲起婦女來門檻數他最精,玩弄起騙術來也數他最聰明,唐伯虎在天有靈,也要鳴冤叫屈了。這一數百年的“冤案”,是該重新顛倒過來了。
唐伯虎是個窮文人,“反視室中,瓶甌破缺,衣履之外,靡有長物”(唐寅《與文征明書》)。他依靠賣畫爲生,維持生活尚且艱難,哪有錢來養活八九個妻子。其實,唐寅幷沒有納妾娶小,他的原配夫人死于疾病,續弦的一位看唐伯虎做官無望背他而去,最後一位紅粉知己叫沈九娘,民間訛傳爲第九個娘子。除此之外,造成訛傳的另一原因,怕就是對那“風流”二字的不同解釋了。
唐寅字伯虎,與文征明和祝枝山都是吳中的才子,唐伯虎尤其能文擅畫,雖然氣度瀟灑但有時也不拘小節。
無錫望族華學士之夫人率婢僕乘畫舫來吳中進香,正巧遇到應文征明和祝枝山相邀來游虎丘的唐伯虎。這時,唐伯虎看見華府衆人中有一位風姿明麗、秀逸絕塵的婢女,心中暗喜,不自覺地尾隨到一寺廟。
華府衆人走進殿堂,施禮拜佛,唐伯虎也隨著屈膝跪在那小婢女的旁邊,那小婢女無意中將一絹帕遺在地上,被唐伯虎拾得。當華府的人來到虎丘時,唐伯虎在一山石旁又遇到那小婢女,便將絹帕還給她,婢女拿著絹帕看著這個書生,嫣然一笑。
文、祝二人在途中不見唐伯虎的人影兒,只得自行回去。 當華府一行游罷虎丘回到船上時,唐伯虎也雇來一條小船相隨。那婢女名叫秋香,是華夫人最寵愛的婢女。
當船行至途中秋香出來倒水的時候,正好倒在唐伯虎的身上,秋香看到不僅不急反而在那裏憨笑的唐伯虎,又爲之嫣然一笑。船到無錫,華府的人上了岸,唐伯虎也急忙追去,在華府門前秋香看見唐伯虎還傻裏傻氣地追來,又嫣然一笑後走進門去,至此,唐伯虎已獲得心中美人的三笑。
爲進一步追求,唐伯虎不惜更換便裝到華府應聘教書先生,取名華安,教華學士的兩個不成材的兒子華文和華武讀書寫字。 一日,秋香給華氏兄弟送茶點,看見華安的桌上放著一幅題爲“一對蠢才”的畫像,便偷偷拿去交給了夫人。夫人雖然大怒,但見畫上筆致精妙,實在難得,又經過二兒媳實際上是唐伯虎表妹的解圍,幷提議以夫人爲模特畫一幅觀音像時,夫人才轉怒爲喜。
這時,唐伯虎便借機提出要秋香幫著磨墨的要求,以進一步接觸秋香。此後,唐伯虎曾多次與秋香相約,但秋香都答應下來却不赴約。文、祝二人因探訪久出未歸的唐伯虎,來到無錫華府,祝枝山謊稱華安是逃跑的家僕,要帶他返家。唐伯虎托辭不願回去,華學士也不願讓他離開。
就在文、祝二人無奈走出華府時,唐伯虎追出來說明了一切,三人便設計一番,以迫使華學士答應在所有的婢女中任意挑選一人爲妻。 經華夫人同意後,華府的所有婢女集合起來供唐伯虎挑選。
然而,唐伯虎幾乎看遍所有的婢女但仍不作聲,只是小聲說,既承恩典,我願看看全部婢女。夫人不解地問一旁的二兒媳,二兒媳說道只有秋香一人沒有出來,經夫人吩咐後,秋香出現,唐伯虎這才滿意。
第二天華學士得知當夜唐伯虎與秋香逃跑,便派人到祝家探詢,但聽說華安在唐伯虎家。當華學士得知實情趕到唐家親眼看到唐伯虎即是華安時,請出了秋香,由此真相大白,華學士開懷大笑,從此唐華兩家認爲親家,互相往來。

桃花女流勿太歲
俗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,周公和桃花女雖然是冤家,經彭祖撮合,居然成就了一門親事。彭祖本是普通人,得益于桃花女使法,延年益壽,活了八百歲,還發明了羹湯,成了調羹的始祖。桃花女對彭祖有恩,彭祖自然不敢怠慢,賣勁地往返于周、尹兩家。周公娶桃花女,既恨又愛,愛的是桃花女美麗無雙,恨的是她的能耐比自己大,于是想設計害死她。桃花女當然知道周公的花花腸子,于是半推半就,答應了親事,想通過自己的行動感動周公,盡解前嫌。周公故意選擇了黑道日,到結婚這天,邀請了所有的親朋好友,大擺筵席,遠近的百姓知道周公和桃花女結爲良緣,都來賀喜。一時高朋滿座,喜氣洋洋,周公好不得意。在新娘到來之前,他使用法術,在門裏暗藏了白馬精,門旁放了纏紅綫的秫秸杆,預備了馬精的草料,靜候桃花女,一旦桃花女進門,立刻放馬過去,馬踏桃花女。
按常理,新娘過門這天,穿紅衣,著紅鞋,可這天桃花女偏偏著黃鞋,黃道破黑道,破了周公的第一計。桃花女坐雙轎,大轎套小轎,巫婆抄起纏紅綫的秫秸杆拍打大轎,絲毫損傷不了桃花女。撤掉大轎,桃花女叫人在過道紅氈上放了馬鞍,才從小轎裏鑽出來,跨過馬鞍,把白馬精壓在鞍底下,掏出懷裏的照妖鏡,破了周公的巫術,鍘好的馬料沒喂了馬,却撒了桃花女一頭,周公一驚,那是人頭不是馬頭呢,無奈只好服了桃花女。
桃花女進門後,就像現實的兩口子經常拌嘴吵架一樣,周公處處設計陷害她,都被桃花女識破。周公終于被桃花女的真情打動,成爲一對恩愛夫妻,給世人留下一段完美浪漫的愛情佳話,後來塵緣已了,凡期已至,真武大帝將二人收回,又給世人留下永遠的懸念和幻想。

陶侃卜牛眠
陶侃卜牛眠 (原書空)
所謂「牛眠吉地」由來,乃東晉陶侃將葬父,家中牛忽走失,侃因尋至某處,適逢一老父謂之曰:「前岡見有一牛,眠山汙中,若葬之,位極人臣」,又貫指其修處曰:「此亦吉地,當出二千石」,言訖不見,侃尋牛於山下,遂葬父於此地,而侃與周訪至交,乃以修地告之,後侃位三公,訪亦三世為益州刺吏。
所謂「牛眠吉地一當指其龍穴形如一牛臥於水澤之狀,圓聳端秀,龍虎有力,堂前有秀池相映。後世因稱吉穴為牛眠地。

陶侃微贱时,遭父毋之丧,将下葬时,家中牛忽然走失。陶寻牛途中遇一老父,对他说:前面山下有一牛躺在水沟中,如在那里下葬,后人可以位极人臣。又指一处山说:其次是那处地方,葬之将世代出二千石的官,老父说完忽隐身而去,陶侃寻到牛后,就把父亲葬在那里。又把老父所指另一处算地给了周访,周访父亡后葬于是处。后周访果为刺史,声名显赫于宁、益二州,自访以下三代为益刺史四十一年。后世遂以为典,谓葬先人于牛眠宝地,风水极佳,子孙富贵。《晋书 .周访传》

陶母截髮留賓
“士行真男子,湛氏非婦人。婦人愛青鬢,金珠不為珍。倉卒為賓剪,令名從此成。豈曰能結客,一發引千鈞。截江用竹苧,其智本慈親。寄言坊下女,切莫笑清貧’’點。這是詩人程作舟以“延賓坊”為題,讚譽中國古代四大賢母(孟母、陶母、岳母、歐母)之一的陶母湛氏的一首詩。
詩中寫的“士行”就是陶侃。陶侃是東晉一代名臣,他至侍中、太尉,拜大將軍,是兼握政務及軍事重權的高官。像他這樣位高權重的人物,在等級制度森嚴的晉朝非豪門望族不可。但陶侃卻出身貧寒,門庭低微。他能躋身官場,身居要職,可見非是等閒之輩。因為晉朝是舉薦制,地主階級中豪門士族與貧民庶族之間的界限已十分嚴格,社會地位尊卑分明,想進入仕途,如若不是豪門望族,縱然才華出眾,品德超群,也猶如登天。有這樣一件事,一次陶侃去見老鄉楊踔,楊踔當時是豫章郡郎中令,他見陶侃來訪,甚是高興,早聽說陶侃才華出眾,又是老鄉,有心推舉他人仕,便邀陶侃同車去拜訪江南士族的頭面人物顧榮。見面後,經一番寒喧,連顧榮也不得不對陶侃刮目相看。他十分賞識陶侃對時局的分析與見解:竺認為陶侃人才人難得,因此他特向吏部官員溫雅推薦,溫雅對此不僅不熱心,相反還怒氣沖衝地罵楊睥,說他與陶侃同車是與“小人同行”,是自甘墮落等等,話語很不中聽。

陶三春掛帥
宋朝。陶洪之女。陶三春與鄭恩比武成親。生子鄭印。鄭印到山中學藝十二年後。帶妻王玉娥回汴京認母。皆習武。時聞鄭恩與趙匡胤出兵南唐被圍。陶三春帶同子媳攻打南唐。兩師會合。得勝而回。

陶倚治生
陶倚治生(陶倚:陶朱、倚頓)
倚頓:春秋時代魯國人,生卒年不詳。因畜養牛羊及煮鹽販賣而致富。或作「猗頓」。
陶朱:范蠡,字少伯,生卒年不詳,春秋楚人。與文種同事越王句踐二十餘年,苦身戮力,卒以滅吳,尊為上將軍。蠡以大名之下,難以久居,且句踐為人,可與共患難,難與同安樂,遂尋海路至齊地,變姓名為鴟夷子皮。至陶,因精通計算治產以成巨富,自號陶朱公。

陶淵明賞菊
晉。陶淵明。字元亮。在宋名潛世。號靖節先生。
少好高尚。博學善文。宅邊有五柳。自號五柳先生。
後為彭澤合郡。遣督郵至縣吏。白當冠帶。
見之歎曰。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。即解印去。
賦歸去來辭。以見意性。愛菊花。每清晨必賞之。
明月清風。枕蓆涼爽。陶淵明會集許多朋友來賞菊花。彈琴與唱歌飲酒。此乃快活之景象也。

陶淵明三徑關門
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“大濟蒼生”之志,可是,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際,東晋王朝極端腐敗,對外一味投降,安于江左一隅之地。統治集團生活荒淫,內部互相傾軋,軍閥連年混戰,賦稅徭役繁重,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。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歲月裏,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。同時,東晋王朝承襲舊制,實行門閥制度,保護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特權,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。像陶淵明這樣一個祖輩父輩僅做過一任太守一類官職,家境早已敗落的寒門之士,當然就“壯志難酬”了。加之他性格耿直,清明廉正,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,因而和污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,産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。義熙元年(405),他堅定而堅决地辭去了上任僅81天的彭澤縣令,與統治者最後决裂,長期歸隱田園,躬耕僻野。陶淵明為了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去縣令,回到故居後,遙想西漢末年蔣詡辭官隱居於杜陵,僅留三條小路供好友往來,所以也效法蔣詡,將家中諸事交給妻子處理,自己則與整日於朋友飲酒作詩, 直到逝世。

陶淵明辭官
晋朝,陶淵明字元亮 ,自號五柳先生,博學善文。不爲五斗米而折腰,即解印辭官不幹,返鄉下享其清福。過著歸隱的生活,他爲此而寫的《歸去來辭》。歸去來兮,做官有什麽了不起?回到我簡陋的家園,雖然家居窄小,也覺得安樂無比。陶愛菊花,每清晨倚著南窗必賞之,寄托我的傲氣,與知己把酒談詩。也可以執杖登高,到處行脚,飽覽山林美景。求得此籤,樂得清靜,有吉無凶。得此,有天時、地利、人和之象,凡事稱心如意。

陶淵明歸隱躬耕
陶淵明乃東晉安帝時人,做過祭酒、參軍等小吏,四十一歲時任彭澤縣令,因恥於阿諛奉承而不願為五斗米折腰,僅作八十多天縣令就辭官歸隱田園,躬耕力作,安於天命,自得其樂。求得此籤者,世事看得實,又要知機,不可貪圖富貴,則逍遙自在。此籤意有吉而無凶也。

陶淵明務農度晚節
晉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,辭官歸隱,躬耕勤讀,一派逍遙自在,安享歡樂之景象。求得此籤者,世事要看得化,又要知機,不可貪圖富貴,則逍遙自在無妨礙矣。照此籤有吉無凶也。

陶朱理財、陶朱公積儲
陶朱公原名范蠡,春秋時代吳人人,初和越王勾踐做事,卑詞請成。復求民間美女。得西施進於吳。迨滅吳。功成。後來發現勾踐是個只能共患難不能共享安樂的人,就毅然離開了他,坐船飄行到五湖去了。到了齊國叫陶的地方,他改名爲陶朱公,從事耕種和做買賣生意,
不久積蓄了許多錢,成爲巨富。後不知所終。《浣紗記》故事。

提結過長者門
提結。梁武帝時西域高僧也。
有侯長者者。家資鉅萬。一文不捨。提結到其門化緣。
長者不見。令閽者語之曰。爾自謂高僧。
若能知我家中事。即肯布施。
提結將長者心事。一一指出。長者受其點化。
而皈依焉。事載蕭梁逸走。

天官大帝賜福
三官大帝指的是天官、地官和水官,亦稱“三官”,又稱“三元”。中國上古就有祭天、祭地和祭水的禮儀。《儀禮》的《覲禮》篇稱;「祭天燔柴,祭山丘陵升,祭川沉,祭地瘞」。不過,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權利,庶民百姓只能祭祖。東漢時,張陵創立天師道,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,上三官手書作爲道教徒請禱治病的方法。「其一上之天,著山上;其一埋之地;其一沉之水。謂之三官手書」。南北朝時天地水三官神和上中下三元神合二爲一。
三官大帝爲道教較早供祀的神靈。一說天官爲唐堯,地官爲虞舜,水官爲大禹。道經稱:天官賜福,地官赦罪,水官解厄。在道教神系中,有幾位出現時間比三清尊神還早,且神階很高的尊神,天、地、水三官就是其中之一,其是道教最早敬奉的神靈,亦稱“三官大帝”,“三元大帝”,“三官帝君”。
天官賜福
    天官名爲上元一品賜福天官,紫微大帝,隸屬玉清境。天官由青黃白三氣結成,總主諸天帝王。每逢正月十五日,即下人間,校定人之罪福。故稱天官賜福。

地官赦罪
    地官名爲中元二品赦罪地官,清虛大帝,隸屬上清境。地官由元洞混靈之氣和極黃之精結成,總主五帝五岳諸地神仙。每逢七月十五日,即來人間,校戒罪福,爲人赦罪。

水官解厄
    水官名爲下元三品解厄水官,洞陰大帝,隸屬玉清境。水官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,總主水中諸大神仙。每逢十月十五日,即來人間,校戒罪福,爲人消灾。

天隨子召拜拾遺
天隨子,即晚唐隱逸詩人陸龜蒙。
《太平廣記‧卷第二百三十五‧交友》記述之譯文如下:
吳郡人陸龜蒙,字魯望。他的父親陸賓虞進士甲科出身,在浙東任從事,家住在蘇台。陸龜蒙自幼精通六經,年長後專攻寫文章。他與顏蕘、皮日休、羅隱,吳融是親密的朋友。陸龜蒙性情高潔,家中生活貧寒。為了獲得贍養家人的俸祿,他與張摶一塊兒擔任盧江、吳興二郡長官的副手。當時的丞相李蔚、盧攜景很是器重他。羅隱在寄給陸龜蒙的詩中說:“龍樓李丞相,昔歲仰高文。黃閣今無主,青山竟不焚。”蓋嘗有徵聘之意,詩中暗示李蔚丞相曾一度想薦舉徵聘陸龜蒙到門下省任職。唐朝末年,朝廷授陸龜蒙為左拾遺,任命的詔書下發之日,陸龜蒙病逝在家中。『天隨子召拜拾遺』故事中,陸龜蒙任命詔書下發之日病逝家中,這可不是官運不佳,而是連當官的命都沒有。求得此籤請考慮拒絕類似的『換跑道』邀請。

王貢彈冠
王,王吉,字子陽。貢,貢禹,王吉的好友。彈冠,彈去帽子上的灰塵,準備作官。王貢彈冠指王吉、貢禹相交友,王吉在朝中當官,友人貢禹便彈去帽上的灰塵,準備作官的故事。後泛指一人出仕,好友同慶。漢書 ˙卷七十八˙蕭望之傳:「少與陳咸、朱博為友,著聞當世。往者有王陽、貢公,故長安語曰:『蕭、朱結綬,王、貢彈冠』,言其相薦達也。」

田氏紫荊再榮
京城地區田真兄弟三人分家,別的財產都已分妥,剩下堂前的一株紫荊樹。兄弟三人商量將荊樹截為三段。第二天將要它準備截斷,那樹就枯死了,像是被火燒過的樣子。田真過去看,大為吃驚,對兩個弟弟說:“樹本來是同根,聽說將要被砍後分解,所以枯焦,這(說明)人比不上樹木。” 三兄弟不能控制自己的悲傷,於是就不再分樹,樹聽到田真的話後立刻枝葉茂盛,田真兄弟大受感動,於是就像當初那樣和睦。

田氏紫荊再榮、田真、田真嘆荊
隋朝時代有一戶田氏人家,住著田真、田慶和田廣三兄弟。自他們分別成家之後,兄弟三人就想要各自發展,所以他們就決定要分家,把家產分成了三份。
分到最後,只剩下庭院中,那棵遍滿紫紅色花朵的紫荊樹了,幾十年來,她一直是欣欣向榮,象徵著這個家庭的興旺。一代又一代的田氏子孫,就是在紫荊樹默默的俯視中成長起來的。他們和樂融融地在這塊土地上,生活了好多代人。老樹蘊涵著人們不盡的追憶和緬懷。
哥哥田真嘆息著說道:田家的歷史有多長,紫荊樹就有多老。
田慶不以為然地說:我們家產都分完了,留著這棵樹也沒甚麼用了,不如也把它給分了。
幼弟田廣精打細算地說:有理有理,紫荊樹的樹皮和木材都可以入藥,我們乾脆直接把它砍掉,一人分一份,還能賣個好價錢呢。再說,我們分了家之後,都要各奔前程,誰還顧得上照顧它啊?
田真說:使不得,使不得。我們怎麼忍心傷害這些美麗的花朵,和潤澤的葉子呢?它鮮活的生命力,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。眼見那翠綠的色澤,誰不發自內心地讚美它的生命?家族有多興旺,紫荊樹就有多美。這是我們家族繁盛的見證,怎能如此傷害於它呢?
田慶說:哥哥您別犯傻了,誰還會注意到這棵老樹?您要是不肯,那我就和弟弟對半分了。
兩位弟弟那樣堅持,哥哥也愛莫能助,於是他們決定將紫荊樹砍成三段。田真仰望著昔日的故宅和茂盛的老樹,內心十分地傷感,但也無可奈何。
隔天,原本茂盛挺拔的紫荊樹,一夕之間突然全部枯萎凋零。原本壯碩挺直的枝幹,翠色可人的葉子,頃刻間彷彿成為枯死的紫荊,看到的人無不大驚失色,疑惑地想到:難道紫荊樹也傷心欲絕,知道自己的生命將被截成三段,不如先自行了斷吧。
三兄弟見到這個情形,首先大吃一驚,此時開始痛切地懺悔:為甚麼手足之情要這樣分離?連樹都覺得傷心,連樹都為之涕泣,連樹都不想再活下去。昨天熱火朝天的砍斫計劃,一時間令兩位弟弟感到萬分地沮喪羞愧。
田慶看到這番景象,非常有體悟,他追悔不已地說:當我們還非常小的時候,我們同吃同住,同出同息。那種在父母身旁承歡膝下、同舟共濟的幸福生活,現在想起來還那麼令人懷念。
弟弟傷感地說:現在父母都不在了,我們兄弟就是最親最親的人了,如果連我們都不肯團結友愛的話,那父母在天之靈一定會天天流眼淚,一定會比紫荊樹還要傷心的。
哥哥神情嚴肅地說:樹木原本就是同氣連枝的,正是因為聽說將要被砍成三段,它才會如此悲傷,我們人竟然連樹木都不如啊!
田慶看到這番景象,非常有體悟,他追悔不已地說:當我們還非常小的時候,我們同吃同住,同出同息。那種在父母身旁承歡膝下、同舟共濟的幸福生活,現在想起來還那麼令人懷念。
弟弟傷感地說:現在父母都不在了,我們兄弟就是最親最親的人了,如果連我們都不肯團結友愛的話,那父母在天之靈一定會天天流眼淚,一定會比紫荊樹還要傷心的。
田真說:我們為甚麼不能繼續從前的生活呢?“三人同心,其利斷金”。我們是同一個生命共同體,要想重振家業,就要通力合作,和睦相處。
兄弟三個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。他們把分家的契約,在紫荊樹面前一同燒毀,決定繼續同舟共濟,共同經營幸福的生活。兄弟三人默默地祝禱著,感恩祖先留下的這棵紫荊樹,示現了及時的枯萎,讓他們深深體會到,連樹木都有真情,難道人連樹木都不如嗎?
第二天,當太陽早早地爬上枝頭的時候,弟弟打開窗戶時,驚訝地喊了起來:哥哥,哥哥,快來看看,葉子綠了,紫荊樹的頭抬起來了,葉子變綠了。 鳥兒聽到他的叫聲,也不由自主地朝著紫荊樹那片綠油油的枝頭望去。兩位哥哥驚訝地探出了頭,紫荊花那片殷紅的色彩,濕潤了他們的眼睛…… 從此之後,他們兄弟更加友愛,他們相互扶持,相互幫助,再也不提分家分財產的事情了。美麗的紫荊樹也繁茂如初,就像這個團結如故的家庭一樣,欣欣向榮,充滿無限生機。

銅銀買紙靴
銅銀指私混銅之偽銀幣。
紙靴指用紙代革所造之假鞋。
意即使用偽幣卻買了假貨。
想騙人自己也被騙。有害人終害己之意。
故事出處未明。

黃鐘毀弃,瓦釜雷鳴
瓦釜,沙鍋,比喻庸才。聲音低沉的沙鍋發出雷鳴般的響聲。比喻無德無才的人占據高位,威風一時。猶言“小人得志”、“庸才顯赫”。
典源:昭明文選》卷三十三〈騷下•卜居〉~530~
屈原既放三年,不得複見,竭智盡忠,蔽鄣于讒。心煩意亂,不知所從。乃往見太卜鄭詹尹,曰:「餘有所疑,意惑遑也。願因先生决之。」詹尹乃端策拂龜,曰:「君將何以教之?」屈原曰:「吾寧悃悃款款,樸以忠乎?將送往勞來,斯無窮乎?寧誅鋤草茅,以力耕乎?將游大人,以成名乎?寧正言不諱,以危身乎?將從俗富貴,以偷生乎?寧超然高舉,以保真乎?將哫訾栗斯,喔咿嚅唲,以事婦人乎?寧廉絜正直,以自清乎?將突梯滑稽,如脂如韋,以潔楹乎?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?將汜汜若水中之鳧乎?與波上下,偷以全吾軀乎?寧與騏驥抗軛乎?將隨駑馬之乎?寧與黃鵠比翼乎?將與鶏鶩爭食乎?此孰吉孰凶?何去何從?世混濁而不清,蟬翼爲重,千鈞爲輕。黃鐘毀弃,瓦釜雷鳴。讒人高張,賢士無名。籲嗟嘿嘿兮,誰知吾之廉貞?」詹尹乃釋策而謝,曰:「夫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,物有所不足,智有所不明,數有所不逮,神有所不通,用君之心,行君之意,龜策誠不能知此事。」

王安石小登科(雙喜臨門)
江南人家結婚,都通行貼紅雙喜字,爲啥要貼“囍”?傳說這與北宋宰相王安石雙喜臨門的故事有關。
那一年,王安石二十二歲,正值大比之年。他赴京趕考,爲了方便,到汴梁(今河南開封)城東舅父家中住宿。剛來到東門,忽然看到馬員外門前熙熙攘攘,擠滿了人。他抬頭一望,只見門樓上懸挂著一隻大彩燈,上書一副上聯:“玉帝行兵風槍雨箭雷旗閃鼓天作證。”王安石搖頭吟畢,不禁拍手稱好:“好對呀好對!”這時,旁邊站著的一位老家人連連向他作揖:“哈哈,這上聯已貼了好幾個月,至今尚無人對出,相公既說好對,請你略等片刻,讓我進去禀報我家員外知道,一定求教。”王安石剛才是贊賞上聯出得好,不想老家人以爲他已對出下聯,他因明日要去赴考,今日也無時間思考答對,不等老家人出來,便回舅舅家去了。 
第二天,王安石在考場上,見試題不難,略加思索,一揮而就。主考大人見他年紀輕輕,才華出衆,就傳面試,指著廳前的飛龍旗說:“龍王設宴月燭星燈山食海酒地爲媒。”命他答對。王安石想起昨天看到的上聯,正好作對,便隨口答道:“玉帝行兵風槍雨箭雷旗閃鼓天作證。”主考大人見他才思敏捷,對答如流,好不高興。
王安石考畢,回到舅父家去等待朝廷發榜。誰知剛進舅父家門,只見昨天那位老家人早已在那裏恭候:“哎呀,相公昨天我找你好半天,今天才打聽到你住在這裏,快去快去,我家員外等急啦。”一面說,一面拉著王安石就走。  
馬家員外一見王安石,急忙施禮讓座,取出筆墨紙硯文房四寶,請他寫答下聯。王安石就將剛才主考大人的上聯,揮筆寫上:“龍王設宴月燭星燈山食海酒地爲媒。”馬員外看他寫得龍飛鳳舞,下筆如神,十分滿意。便吩咐丫環拿給女兒去看。馬小姐一看,字體遒勁,對仗工整,含羞應承。馬員外大喜,便對王安石說明:“此上聯是我獨生女爲選婿而出,已懸挂半年,至今尚無人應對。現在,爲王相公對出,聯句成對,姻緣成雙。”馬員外當即征得王安石舅父同意,選擇三日後的吉日良辰,爲他們兩人完婚。
到了第三天,結婚喜日。忽然,大門外人歡馬叫,兩個報子前來高聲報道:“王大人官星高照,金榜題名,頭名狀元。明日一早,皇上親自召見,請赴瓊林宴!” 
王安石喜上加喜,頓時鼓樂喧天,鞭炮齊鳴,與馬小姐拜過天地,進入洞房。新娘笑著對王安石說:“王郎才高學廣,一舉成名,今晚又逢洞房花燭,真是‘大登科’與‘小登科’雙喜臨門。”王安石聽後,哈哈大笑,便將此事經過叙述了一遍,說:“全仗娘子出得好聯,下官何功之有!”說罷,提筆在紅紙上寫了兩個鬥大的喜字,幷排貼在門上,咋一看去,就是“囍”字。接著又吟詩一首: 
巧對聯成紅雙喜,天媒地證結絲羅; 
金榜題名洞房夜,小登科遇大登科。
從此,結婚貼紅雙喜,就流傳開來,成爲喜慶吉祥的標志;不僅是堂上挂個“囍”,大門外貼著“囍”,而且窗花也剪“囍”,棉被、枕頭上也要綉上“囍”以得吉祥如意

王勃中狀元
王勃(649~676年),漢族,唐代詩人。字子安。絳州龍門(今山西河津)人。王勃與楊炯、盧照鄰、駱賓王以詩文齊名,幷稱“王楊盧駱”,亦稱“初唐四杰”。王勃爲隋末大儒王通的孫子(王通是隋末著名學者,號文中子),王通生二子,長名福郊,次名福峙,福峙即王勃之父,曾出任太常博士、雍州司功、交趾縣令、六合縣令、齊州長史等職。可知王勃生長于書香之家。
王勃才華早露,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贊爲神童,向朝廷表薦,對策高第,授朝散郎。乾封初(666年)爲沛王李賢征爲王府侍讀,兩年後因戲爲《檄英王鶏》文,被高宗怒逐出府。隨即出游巴蜀。鹹亨三年(672年)補虢州參軍,因擅殺官奴當誅,遇赦除名。其父亦受累貶爲交趾令。上元二年(675年)或三年(676年),王勃南下探親,渡海溺水,驚悸而死。其詩力求擺脫齊梁的綺靡詩風,文也有名,著名的《滕王閣序》就出自他之手。
生平
王勃的文學主張崇尚實用,當時文壇盛行以上官儀爲代表的詩風,“爭構纖微,競爲雕刻”,“骨氣都盡,剛健不聞”,王勃“思革其弊,用光志業”(楊炯《王勃集序》)。他創作“壯而不虛,剛而能潤,雕而不碎,按而彌堅”的詩文,對轉變風氣起了很大作用。王勃的詩今存80多首,賦和序、表、碑、頌等文,今存90多篇。王勃的文集,較早的有20卷、30卷、27卷三種本子,皆不傳。
現有明崇禎中張燮搜輯彙編的《王子安集》16卷;清同治甲戌蔣清翊著《王子安集箋注》,分爲20卷。此外,楊守敬《日本訪書志》著錄卷子本古鈔《王子安文》1卷,幷抄錄其中逸文13篇(實爲12篇,其中6篇殘缺)。羅振玉《永豐鄉人雜著續編》又輯有《王子安集佚文》 1册,共24篇,即增楊氏所無者12篇,且補足楊氏所錄 6篇殘缺之文。羅氏序文中還提及日本京都“富岡君(謙藏)別藏《王子安集》卷廿九及卷三十”,按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部影印唐鈔本第 1集有《王勃集殘》2卷,注雲“存第二十九至三十”,當即富岡所藏本。清宣統三年(1911年)刊姚大榮《惜道味齋集》有《王子安年譜》
關于王勃的生卒年,至今尚有歧說。楊炯《王勃集序》說他于唐高宗上元三年(676年)卒,年28歲。據此,王勃應生于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(649年)。而王勃《春思賦》載:“鹹亨二年(671年),餘春秋二十有二。”據此推算,則當生于高宗永徽元年(65O年)。此爲王勃自述,當可信,所以現在大多數學者認爲王勃生于永徽元年(650年),卒于上元三年(676年),生年27歲。王勃是初唐詩壇上一位非常有才華的詩人,只活了27歲,確實令人痛惜。
軼事與評價
王勃自幼聰慧好學,爲時人所公認。《舊唐書》本傳謂王勃:“六歲解屬文,構思無滯,詞情英邁,與兄才藻相類,父友杜易簡常稱之曰:此王氏三珠樹也。”又有楊炯《王勃集序》說:“九歲讀顔氏《漢書》,撰《指瑕》十卷。十歲包綜六經,成乎期月,懸然天得,自符音訓。時師百年之學,旬日兼之,昔人千載之機,立談可見。”太常伯劉公稱王勃爲神童。唐高宗麟德元年(664年),王勃上書右相劉祥道,中有“所以慷慨于君侯者,有氣存乎心耳”之語,求劉祥道表薦。劉即表薦于朝,王勃乃應麟德三年(666年)制科,對策高第,被授予朝散郎之職。此時的王勃,才14歲,尚是一少年。
沛王李賢聞王勃之名,召王勃爲沛府修撰,十分愛重他。當時諸王經常鬥鶏爲樂,王勃鬧著玩,寫了一篇《檄英王鶏》,不料竟因此罹禍,唐高宗認爲是使諸王鬧矛盾,將王勃趕出沛王府。其實王勃此次受打擊,幷非真的因《檄英王鶏》而觸怒高宗,而是因才高被嫉,所以楊炯《王勃集序》說他“臨秀不容,尋反初服”。王勃被趕出沛王府後,便去游蜀,與楊炯等放曠詩酒,馳情于文場。《舊唐書•楊炯傳》說:“炯與王勃、盧照鄰、駱賓王以文詞齊名,海內稱爲王楊盧駱,亦號爲四杰。”
初唐四杰,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一個非常著名的集團。作爲一個集團,他們反對六朝以來頽廢綺麗的風氣,“思革其弊,用光志業”,致力于改革六朝文風,提出一些革新意見,開始把詩文從宮廷引向市井,從台閣移到江山和邊塞,題材擴大了,風格也較清新剛健,對于革除齊梁餘風、開創唐詩新氣象,起了重要的作用。經過他與同時代的人的努力,“長風一振,衆蔭自偃,積年綺碎,一朝清廓”,以獨具特色的文風,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。講中國文學史,尤其是唐代文學史,沒有不講到王楊盧駱的。
王勃所遇到的第二次打擊,是在虢州參軍任上殺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犯罪。鹹亨二年(671年)秋冬或第二年年初,王勃從蜀地返回長安參加科選。他的朋友淩季友當時爲虢州司法,說虢州藥物豐富,而他知醫識藥草,便爲他在虢州謀得一個小小的參軍之職。就在他任虢州參軍期間,有個叫曹達的官奴犯罪,他將罪犯藏匿起來,後來又怕走漏風聲,便殺死曹達以了其事,結果因此而犯了死罪。幸虧遇大赦,沒有被處死。此事甚爲蹊蹺,王勃爲什麽要保護罪犯曹達,既藏匿保護又怎能將其殺死。據新舊《唐書》所載,王勃此次被禍,是因情才傲物,爲同僚所嫉。官奴曹達事,有人懷疑爲同僚設計構陷王勃,或者純屬誣陷,不無道理。總之王勃兩次遭受打擊,都與他的才華超人有關。
這次被禍,雖遇赦未丟掉性命,但宣告了他仕途的終結,也連累了他的父親。王福峙因兒子王勃犯罪,被貶爲交趾縣令,遠謫到南荒之外。王勃遠行到交趾去看望父親,途中溺水而死,從而結束了他年輕的生命。王勃的死,是渡水時遇難不幸而死,還是自殺,無從查考,總歸是懷著一腔愁憤離開人世的。
王勃詩文俱佳,不愧爲四杰之首,在扭轉齊梁餘風、開創唐詩上功勞尤大,爲後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。他的五言律詩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,成爲中國詩歌史上的杰作,久爲人們所傳誦,“海內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”已成爲千古名句,至今常被人們引用。而王勃最爲人所稱道、千百年來被傳爲佳話的,是他在滕王閣即席所賦《滕王閣序》。對此事,《唐摭言》所記最詳。
上元二年(675年)秋,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親,路過南昌時,正趕上都督閻伯嶼新修滕王閣成,重陽日在滕王閣大宴賓客。王勃前往拜見,閻都督早聞他的名氣,便請他也參加宴會。閻都督此次宴客,是爲了向大家誇耀女婿孟學士的才學。讓女婿事先準備好一篇序文,在席間當作即興所作書寫給大家看。宴會上,閻都督讓人拿出紙筆,假意請諸人爲這次盛會作序。大家知道他的用意,所以都推辭不寫,而王勃以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晚輩,竟不推辭,接過紙筆,當衆揮筆而書。閻都督老大不高興,拂衣而起,轉入帳後,教人去看王勃寫些什麽。聽說王勃開首寫道“豫章故郡,洪都新府”,都督便說:不過是老生常談。又聞“星分翼軫,地接衡廬”,沉吟不語。等聽到“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”,都督不得不嘆服道:“此真天才,當垂不朽!”。《唐才子傳》則記道:“勃欣然對客操觚,頃刻而就,文不加點,滿座大驚。”
《唐摭言》等書所記,或者有些誇張,但王勃《滕王閣序》,確實爲不朽之名篇。王勃于南昌閻都督宴上賦《滕王閣序》的佳話。實乃中國文學史上最爲動人的故事。《新唐書》本傳說王勃“屬文,初不精思,先磨墨數升,則酣飲,引被覆面臥,及寤,援筆成篇,不易一字。”唐人段成式《酉陽雜俎》也說;“王勃每爲碑頌,先磨墨數升,引被覆面臥,忽起一筆數之,初不竄點,時人謂之腹稿。”據此可知王勃文思敏捷,滕王閣上即興而賦千古名篇,幷非虛傳。
王勃作爲古代一位極富才華的作家,未及而立之年便逝去,實在是中國文學的一大損失。

三藏初到西天拜佛
故事出自《西遊記》。三藏師徒歷經劫難。一天,來到靈山頂,這是佛祖聖境。師徒四人直至雷音寺,四大金剛迎接。三山門內的神僧聽到唐僧到時,急至大雄殿下,報與如來,佛爺爺大喜。即召集八菩薩、四金剛、五百阿羅、三千揭諦、十一大曜、十八伽藍,兩行排列,卻傳金旨,召唐僧進見。
三藏師徒到大雄寶殿前,對如來倒身下拜,將通關文碟奉上說;“弟子玄奘,奉東土大唐皇帝旨意,遙詣寶山,拜求真經,以濟眾生,望我佛祖垂恩,早賜回國。”如來佛祖說:“我今有經三藏,可以超脫苦惱,解釋災愆。三藏:有《法》一藏,談天;有《論》一藏,說地;有《憑》一藏,度鬼。共計三十五部,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。在三藏中各撿幾卷與你,流傳東土,永注洪恩。”師徒們頂禮佛恩。
又說悟空到了靈山,閑來無事,就在寶山向神僧學習煉丹,回東土後好救世濟民。三藏師徒西天取經,百事皆成,大吉大利。

唐三藏往西天取經、三藏取經
故事出自小說《西遊記》。一天,唐太宗率文武百官到化生寺拈香,聽玄奘法師開演諸品妙經,忽然半空中落下一張簡貼,上面寫道:“禮上大唐君,西方有妙文,程途十萬八千里,大乘進殷勤,此經回上國,能超鬼生群,若有肯去者,求正果金身。”太宗見了簡貼,即在寺中詢問:“誰肯領朕旨意,上西天拜佛取經?”玄奘法師上前領了旨意,唐太宗大喜,認玄奘為禦弟,封為三藏法師,俗稱唐三藏。

唐三藏五行山收悟空
唐三藏收悟空和坐龜船過江故事都出自《西遊記》。話說三藏來到五行山腳,聽見叫聲如雷說:“我師父來也!”三藏不知緣故,太保道:“聽老人說,‘王莽篡漢之時天降此山,下壓著一神猴,不怕寒暑,不吃飲食,自有土地神監押,教他饑餐鐵丸,渴飲銅汁,自昔到今,凍餓不死’。這叫聲必定是他。”三藏聽後甚感興趣,上前說:“你說什麼?”那猴說:“你不是東土大王差往西天取經的嗎?”三藏笑著問:“你怎麼知道的?”那猴說:“我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,只因犯了過上之罪,被佛祖壓下此處。前些日觀音菩薩領旨意,上東土尋取經人。她勸我歸依佛法,保護取經人,往西天拜佛。故此只等師父救我脫身。我願做你徒弟。”三藏上到山頂揭去“壓貼兒”,救出神猴,同到西天。

唐三藏坐龜船過江
一日三藏師徒到通天河西岸,聽到叫喊:“唐聖僧,這裏來!”師徒舉目觀看,四無人跡,卻是一隻大白癡頭龜在岸邊探頭叫道:“老師父,我等你多年了,為何今日才到?”行者笑道:“老龜,你果有接待之心,請上岸來。”老龜即縱身登岸。行者叫把馬牽上他身.八戒蹲在馬尾之後,唐僧站在馬頸左邊,沙僧站在右邊,行者一腳踏著老龜的項,一腳踏著老龜的背叫道:“老龜,好生走穩著。”那老龜蹬開四足,路水面如行平地,將他師徒四人,連馬五口,馱在身上,踩波踏浪,來到東岸。。

唐三藏過火焰山
唐三藏師徒來到火焰山。這火焰山是悟空大鬧天宮時被太上老君關在煉仙丹的八卦爐裏,火燒四十九天,小仙把爐門打開,竄出活悟空,腳一蹬,蹬翻八卦爐。爐裏的火漫延八百里,火焰長年不滅。唐僧到西天,這是必經之路。要過火焰山,須得借來芭蕉扇。
三藏要悟空速到翠雲山芭蕉洞向鐵扇公主借芭蕉扇。悟空一調芭蕉扇,借到一把假扇。悟空二調芭蕉扇,變作牛魔王,騙來了真扇。牛魔王知道後變作豬八戒,套回芭蕉扇。悟空三調芭蕉扇,得到托塔李天王,哪叱太子的相助,托塔天王將照妖鏡照住牛魔王,現了原形,命它叫妻子鐵扇公主交出寶扇。唐僧師徒過了火焰山,往西天而去。

三藏被紅孩兒燒
唐三藏及豬八戒被紅孩兒捉去。要蒸吃唐僧肉。壽延千紀。
孫悟空救師不果。唐三藏九死一生。最後才得觀音解圍。

唐三藏取經、唐僧取經
唐三藏信姓陳名禕。十三歲出家。法號玄奘。往天竺(印度)取經。歷盡艱辛。四年始達。學習十五年後返國。攜回大量佛經。並譯成中文。西遊記內述其故事。
一天唐僧師徒來到大河邊。佛祖靈山在望。有一獨木橋。為淩雲渡。唐僧不敢走過。佛祖化身船夫並撐著無底破船。唐僧跌下河中。被船夫救起。這麼一來。唐僧就已脫胎換骨。超凡入聖得登佛道。唐僧就此得證佛道了。唐僧得道唐三藏信姓陳名。十三歲出家。法號玄奘。往天竺(印度)取經。歷盡艱辛。西遊記內述其故事。

唐三藏、唐僧玄奘取經、唐三藏西天取經、唐僧取經
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世人皆知的。千餘年來,有多少人出家為們尼,或在家吃齋念佛為居士,真是難以統計,但唐朝,中國出了這麼一個和尚,姓陳,法號玄奘,俗稱唐僧,生於洛州緱氏,小說《西遊記》中的唐僧就是以他為原型。唐僧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,事實上何止八十一難,他既沒有孫悟空護送,又沒有白龍馬備騎。
玄奘自幼愛好佛學,13歲出家當了和尚。他勤奮刻苦,經常到各地聽高僧們講學,博涉經論。在學習過程中,他發現佛教各派說法不一,佛經翻譯也有許多訛謬,難得定論。為了探求佛教的真諦,玄奘決定親自到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天竺求法。
公元629年,玄奘隻身一人離開長安,從涼州出玉門關,途經西域16國,歷盡千辛萬苦,冒著生命危險,以驚人的毅力,行程5萬里,用了4年時間,到達了北天竺摩揭陀國的那爛陀寺。玄奘在天竺期間,主要在當時的佛教學術中心那爛陀寺,向戒賢法師學習,並代戒賢法師為眾僧講經說法。他遍遊天竺訪問名僧。
有一次,一個婆羅門教徒寫了四十條經文,掛在那爛陀寺門口,高傲地說:“如果有人能破我一條,我情願把頭砍下來認輸。”幾天過去了,沒有一個人敢和他辯論。戒日王請求玄奘出來駁斥那個異方教徒。玄奘叫人把掛在門口的四十條經文取下,逐條加以駁斥。那個婆羅門教徒不得不低頭認輸,請求按約執行。玄奘以“和尚戒殺生”為由,收他做了侍從,不久又讓他回去了。
公元642年,天竺戒日王在曲女城設大法會,請玄奘講經說法。參加這次盛會的有天竺18國的國王和各派僧侶六七千人。玄奘的講述博得了與會者的一致稱讚。戒日王又請玄奘舉行無遮大會,會上,玄奘把自己所著的佛學著作按古天竺的習慣掛在門口,徵求質疑。此會舉行了18天,沒有一個人敢於站出來問難。各派僧侶一致推崇玄奘學識淵博,大乘和小乘僧人稱他為“大乘天”。此時,唐高僧玄奘的名字響遍天竺,成為印度人們心目中的聖人。
公元643年,玄奘自天竺帶回梵本佛經657部和舍利佛像等動身回國,公元645年正月回到長安。專門從事佛經的翻譯工作,共譯出佛經75部,1335部。這些佛經後來在印度大多失傳,中譯本成為後人研究古代印度文學、科學的重要文獻。
玄奘回國後,受到太宗的接見,太宗命他撰寫《西域記》。這部很有價值的世界名著共分十二卷,記載了玄奘十七年西遊行跡,敘述了他所遊歷過的110個國家的見聞和28個國家的傳聞,它是研究印度、尼泊爾、巴基斯坦、孟加拉國以及中亞等地古代歷史地理和考古方面的重要資料。這部書文筆優美,嚴謹流暢,讀後猶如身臨其境。曾被翻譯為英、法、日等多種文字出版。公元664年,玄奘死於長安。

唐僧得道
(唐僧取經 )唐三藏 ,十三歲出家,法號玄奘,往天竺(印度)取經,歷盡艱辛,四年始達,行程十萬八千里,學習十五年後返國,携回大量佛經,幷全心致力譯經,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。有悟空、猪八戒、沙僧三人協助唐僧往西天取經,取經途中,一天佛祖靈山在望,來到河邊,有一獨木橋。但見河水滾浪飛流,十分驚險,獨木橋上寫著‘淩雲渡’三字,唐僧不敢走過。佛祖化身船夫幷撑著無底破船。唐僧跌下河中。被船夫救起。唐僧就已脫胎換骨就此得証佛道了。歷經九九八十一灾難,終于大功告成,功德圓滿。《西游記九十八回》此為神佛暗佑之象,凡事忍耐大吉也,此卦衣冠重整、先苦後甜,之象,凡事凡事要盡心盡力、先難後易之意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 
;